微距工業相機通過高精度成像、定制化光學系統、高速數據傳輸、AI算法輔助及一體化設計,能夠高效檢測鋰電產品的涂層、結構、尺寸及表面缺陷,并實現全流程質量追溯。以下是具體檢測方式及優勢:
一、核心檢測方式
1、高精度成像與缺陷識別
微米級缺陷捕捉:鋰電行業對極片涂層、隔膜微孔等缺陷要求極高。微距工業相機采用定制化鏡頭系統,工作距離可縮短至毫米級,放大倍率達10x-20x,分辨率達2.2μm,可精準識別涂層脫落、孔洞、邊緣毛刺等微米級缺陷。
AI算法輔助:結合AI算法,相機可實時分析每秒千幀級圖像,缺陷識別速度較人工提升百倍。例如,在塑料零件檢測中,定制化光源增強表面紋理對比度,使劃痕、氣泡等缺陷檢出率提升至99.8%;在鋰電極片檢測中,缺陷分類準確率達98.5%。
2、高速生產線適配
動態平衡幀率與分辨率:針對鋰電隔膜生產速度達50m/min的高速場景,微距工業相機配備萬兆以太網接口,實現幀率與分辨率的動態平衡,確保無漏檢。
全流程閉環控制:與機器人、自動化生產線無縫對接,實現“檢測-分揀-修復”閉環。
3、多場景覆蓋能力
尺寸測量:極片寬度、厚度、對齊度測量精度±1μm,工藝參數一致性提升20%。
結構檢測:掃描晶圓表面劃痕、顆粒污染,缺陷定位精度0.1μm;測量MEMS器件懸臂梁寬度、溝槽深度,重復精度±0.5μm。
表面缺陷檢測:識別0201封裝元件引腳偏移,精度達±5μm;檢測齒輪、軸承表面粗糙度或磨損情況。
二、技術優勢與行業價值
1、非接觸無損檢測
避免接觸式測量對極片、電芯的物理損傷(如極片涂層脫落),確保產品完整性。
2、全量檢測替代抽樣
傳統人工抽檢漏檢率>5%,而微距工業相機可實現100%全量檢測,數據可追溯,輸出3D點云數據與缺陷圖像,支持質量數據溯源與工藝優化。
3、環境適應性強
鏡頭采用耐磨光學涂層,粉塵附著對精度影響<0.001mm,降低頻繁清潔維護成本,適應鋰電生產多粉塵、輕微油污的環境。